400-615-3026 扫描微信
专注于抖音,小红书,微信视频号平台直播,运营的培训,陪跑,IP孵化,运营,直播和落地执行!  咨询专线: 400-615-3026

短视频营销公司|短视频营销进入乱序时代

发布时间:2024-09-24

作者 | 维尼卡

编辑 | 李春晖

这一年多来,在路演中见过无数尴尬的舞蹈。那些肢体僵硬、表情呆滞的演员,不仅自己尴尬,也让观众的眼神尴尬。好在有乱舞的魔,总有拨乱反正的办法。2023年年底,娱乐圈的“孤胆英雄”终于出现了——张译,他直接拒绝了某位观众在《第三中队》路演中跳“科目三”的请求。

张译的拒绝引发了巨大的争议,原来很多人已经深受“科目3”的困扰很久了,问题不在于“科目3”太土,而是在各个场合被滥用,让人深感困扰。

《三号科目》原本就是为拍婚礼戏而创作的,所以不言而喻是一部喜剧。但如果你对《三中队》的剧情稍有了解,就会知道这是一部讲述人民警察追捕罪犯之难的电影。如此严肃的剧情,怎么能和《三号科目》搭配在一起呢?

可惜的是,敢如此强硬的演员毕竟是少数,如果资历不够,还可能被人嫌弃“业务不精”,所以这种不恰当的电影营销很常见。某种程度上,张译的拒绝,也算是为行业发声,对短视频营销模板的一次反叛与重组。

电影路演早已被短视频扭曲,对此我感触颇深。观众失去了与主创深度交流的机会,提问的机会也被各种提前安排好的“显眼”网红掌控,到处上演尴尬的热点话题、跳脱衣舞,与电影毫无关系,根本不在乎电影。

原本电影营销的作用不只是宣传一部电影,更重要的是精准预测内容,管理观众期待。但进入短视频时代后,电影推广往往忽略了后者,短视频热点话题在各种场合被滥用,短视频营销过于激进地走流量为王的道路,最终偏离了电影内容本身。

于是,观众们常常感觉自己被“骗”去电影院了。这是因为他们从短视频中认识的“电影”和电影院里放映的“电影”并不一样。久而久之,它不仅影响某部电影的口碑,也影响某类电影的市场,甚至影响观众对电影的认知。

本末倒置的营销模式

张译拒绝跳过第三主题后,将路演比作“解梦”,可以说是一次警醒。传统路演原本扮演的是“解梦师”的角色,当观众跟随电影做梦时,与主创沟通的过程就是解梦。

这是电影前期维持口碑的关键,观众的疑问得到解答、疑惑得到解决后,会对电影有更深入的了解,并分享到社交平台上,有效吸引观众,因为内容是与电影紧密相关的,而不是笑过就忘的笑料。

过去的电影营销基本都是围绕“内容”来做,办个活动、路演,考虑把内容精准传达给观众的可能性,现在则变成了有多少网红、有多少梗、短视频能有多少点击量。

概括起来,很多电影营销活动都被短视频传播这个KPI绑架了。俗话说“黑了也是红了”,基于这样的思维,电影营销不遗余力,到处都是过度浮夸的短视频,完全不考虑普通观众的观感,更不考虑内容传播的精准性。

但观众不会因为在综艺节目里看老艺人扮“哈基米”做“科三”就花钱去影院。因为奶头音乐就是奶头音乐,用指尖刮一刮就过瘾。真正想看电影的观众,一定是想提前知道电影讲的是什么。一条和电影内容无关的热门短视频带来的流量,既不能吸引有效观影人流,也不能转化为有效电影口碑。

与此同时,在短视频营销狂飙的五年间,大众对这种短视频营销套路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。今年以来,网络上掀起了数波对短视频营销套路的声讨。从“狗血剧”到张艺谋惊艳、霍思燕落泪、吴京探班,短视频上演的剧情一个比一个离谱。

观众的“反诈骗”情绪很快在电影票房上得到体现,今年短视频上热门的爱情电影在票房上几乎被刷屏,《这么多年》票房仅有3亿元,《勿忘我》票房也仅有7000多万元。

爱情片在短视频上营销越来越难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文艺片《烈火寒冬》,抄袭了爱情片的模式进行短视频营销,吸引了错误的受众,重蹈了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的口碑崩盘,却没能带来和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一样的票房,可以说是妻离子散、军心俱损。

“营销造假”的PTSD情绪不仅发生在爱情片领域,也开始蔓延至其他类型影片。《鹦鹉杀人》复刻社会题材的短视频营销模式,同样是口碑与票房的双输。“错配”的短视频营销带来的流量不仅与票房越来越不挂钩,也越来越损害影片和电影人的口碑。

短视频营销时代造就了一个畸形的宣传推广行业,围绕电影内容做策划的营销者被抛弃,而围绕短视频写出离谱策划的搞笑作者却受到追捧。观众往往看了某部电影的短视频,却还不知道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,如今的短视频营销似乎只是在宣传电影的名字。

被误解的“特色内容”

最初,素材有限,短视频营销还是以电影内容为主;而如今,素材和看点丰富,短视频营销可以更加“自由”,就像是制作自己的“短视频电影”。

这类“短视频电影”看似在2、3分钟内就为观众讲完了一个故事,迎合了短视频“短、平、快”的内容特点,与微短剧有着异曲同工的创作思维。但被这类内容吸引的观众,走进影院后,如何才能满足于“正片内容”呢?不是他们欣赏不了“正片内容”,而是他们被引导着以错误的方式观影,让他们提前对“正片内容”产生了误解。

再者,短视频这种媒介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难以承载剧情片内容的厚度和深度,在有限的几分钟内,我们很难通过直接、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了解到一部剧情片的全貌。

看完别人在短视频上讲解的《狂弼》,你一定以为这是一部复古港式黑帮电影。但当你打开长剧,你会发现它的故事性丰富,像是一幅各界人士的浮世绘。很多时候,我们在短视频中“抄袭”,失去了独立品味和思考的机会。

以前都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但现在,似乎一千个观众眼中只有一个明星博主演绎的“哈姆雷特”。几分钟的短视频,或许能看清世间的差距,却很难看清差距背后的原因和深度。就像最近,不少明星博主发视频声讨哈尔滨狗拉雪橇项目虐狗,项目被取缔后,哈尔滨狗肉价格暴跌,因为下岗的狗全部被送去屠宰场。明星们以为自己在扮演圣母玛利亚的角色,为爱狗人士拉流量,其实自己才是地狱之王。
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短视频的观影体验和正片是相反的,电影营销为了迎合某些短视频的热度,把电影“肢解”,只留下吸引眼球和刺激的片段。因为凭着刺激的片段走进影院的观众,并不会得到预期的满足感。

比如,因为情感类短视频流量大,几乎每部电影都会剪掉哭戏,放到短视频里炒作,但事实上,很多电影并不是以情感为主,无法为观众提供短视频所能提供的“情感价值”。

营销的目的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,享受大屏幕上的观影体验。可惜,进入短视频时代后,越来越多的观众受营销影响,用短视频的体验去观看正片,往往失望而归。大屏幕自然无法给予小屏幕那种超浓缩的“情感价值”。随着这种误解加深,电影行业的创作者或将面临职业危机。

让营销回归内容本身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类似的感受,如今每一部电影都在短视频上创造了几百万的点赞,但其市场知名度却越来越低。在短视频里,每部电影仿佛都进入了自己的信息茧房,流量不错,却很难形成真正的话题。

这是由短视频的分发机制决定的,缺乏广场效应的短视频很难聚集大众讨论,难以形成集体共识。而现在随着对网红经济的深入了解,人们对那些流量大的网红内容也越来越持怀疑态度。

当点开每一条百万点赞视频的评论时,观众最需要的依然是对电影内容的真实评价,尤其是普通人的评价。短视频用户不再像过去一样盲目跟风,而这不仅仅体现在电影上。在很多消费领域,人们都变得更加谨慎。相比过去,用户不再迷信某一个网红博主,深耕垂直领域的小博主更受追捧。

过去奏效的营销策略正在失效,“骗局”营销的泡沫正在消退。观众对短视频上的爆款越来越不信任,更愿意等待首批购票者的真实反应。这也让2023年的电影市场出现了另一个明显的变化,那就是市场上高分电影的口碑发酵比以前慢了。比如《第三旅》上映仅一周后,口碑就传开了,票房预期也从3亿逐渐上调到6亿。

短视频营销还在火热进行中,但电影口碑发酵的速度却慢了下来。显然,当下的电影宣传方式出了问题,是时候反思甚至调整了。电影营销应该回归理性,回归正轨——以内容为前提,经营口碑与期待。跟风流量只能带来一时的火爆,却无法长期收获红利,迟到者甚至可能一无所获。电影卖的是内容,如果观众连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,自然不会买单。

无论采用何种营销方式,都要以影片内容为出发点,不能破坏正片的观影体验。短视频营销并非票房的灵丹妙药,也并非所有电影都适合“短、平、快”的传播。今年大热的日本大片《铃木同学会》和《灌篮高手》都没有把营销重心放在短视频上,而是瞄准了垂直细分人群,精准地向其受众群体——“二次元”、“动漫迷”、“80、90后怀旧影迷”宣告影片的内容。

事实证明,传统营销的精准手法依然有效,找到电影的受众,口口相传,自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真心希望电影宣传不再盲目“坑人”,不要给观众添麻烦,同时堵死电影行业的未来。回归宣传的正常逻辑,构建健康的宣传环境,也是延长电影行业寿命的办法。

阅读以往的热门文章

《娱乐硬糖》现已上线

今日头条|百度百科|一点资讯|36Kr

猫眼电影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

人民日报|微博|触电新闻|财经新闻

虎秀|钛媒体|知乎|界面|趣头条

21条CN推荐 | UC头条 | 搜狐公众平台

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局公备案号-110105001113 工业和信息化部京ICP备案号 京ICP备2023035641号-1